欢迎访问蜀川号
加盟广告

潮汕站在哪里 揭阳高铁潮汕站在哪里

频道:生活百科 日期: 浏览:1268

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刘晓博,欢迎您关注他们。

假如广东确定三个副中心,哪些城市应该入选?

估计90%的人会回答:深圳、佛山、东莞。

但是你错了!根据刚刚公布的《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(2017-2030年)》,这三个城市都没有入选。

广东省确立的三个“省域副中心城市”是:珠海、汕头、湛江!

估计你的眼镜片已经碎了一地。Why?为什么是他们三个?下面让我们看看广东省规划里关于城市定位的表述:

对接国家“两横三纵”城镇化布局,推进形成“一轴、多中心、集群式”城镇空间结构。

“一轴”即依托沿海高速公路、高快速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主通道,构建贯通粤东、珠三角、粤西的沿海发展主轴。

“多中心”,即以广州、深圳为主中心,珠海、汕头、湛江为副中心,佛山、惠州、东莞、中山、江门、汕尾、揭阳、潮州、阳江、茂名等为地区性中心,构建“双核多心”功能等级体系,明确各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,提升发展门户枢纽、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等核心功能,增强其对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。

“集群式”,即构筑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、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等城镇组合形态,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珠三角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,推动环珠三角城市与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,带动粤东和粤西沿海地区加快发展。积极培育广州-深圳(珠海)、汕头-潮州-揭阳、海安-廉江等纵深发展的城镇拓展轴,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结构。

对接国家“两横三纵”城镇化布局,推进形成“一轴、多中心、集群式”城镇空间结构。

“一轴”即依托沿海高速公路、高快速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主通道,构建贯通粤东、珠三角、粤西的沿海发展主轴。

“多中心”,即以广州、深圳为主中心,珠海、汕头、湛江为副中心,佛山、惠州、东莞、中山、江门、汕尾、揭阳、潮州、阳江、茂名等为地区性中心,构建“双核多心”功能等级体系,明确各级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,提升发展门户枢纽、科技创新、先进制造等核心功能,增强其对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。

展开全文

“集群式”,即构筑珠三角世界级湾区城市群、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等城镇组合形态,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珠三角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,推动环珠三角城市与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,带动粤东和粤西沿海地区加快发展。积极培育广州-深圳(珠海)、汕头-潮州-揭阳、海安-廉江等纵深发展的城镇拓展轴,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结构。

很显然,广东把“广州—深圳”确立为全省的主中心,也就是“双核结构”。原因很简单,广州、深圳都是中国的一线城市,距离只有100公里左右。广州把南沙确立为“副中心”之后,距离深圳就更近。目前深圳中心进一步西移,“前海—宝安中心区”已经算是深圳的“一线城区”,这里距离南沙近在咫尺。

换句话说,深圳西进、北上,广州南下,两大一线城市已经在珠江口会师。所以,“广州—深圳”的确成为了广东省的“一个中心”。

接下来,如果按照经济总量、资金总量、人口总量排,当然是佛山和东莞,它们都明显强于其他城市。但问题是,佛山跟广州已经实施“同城战略”;东莞和深圳在搞“一体化”,这时候再提出佛山、东莞为副中心,意义不大。

更何况,随着前海、南沙、横琴三个国家新区(均为广东自贸区成员)汇聚珠江口,广东省的资源进一步“向珠江口集中”,这不利于环珠三角地区的均衡发展。

下面的表格,是2010年到2016年广东省21个城市在人口(小学生人数)、资金总量(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)、财政收入(一般预算内收入)、GDP等四大指标上的变动情况:

广东21个城市四大指标增长情况(2010~2016)

城市

资金

人口

财政

GDP

深圳

194%

47%

183%

105%

惠州

138%

33%

176%

97%

珠海

123%

23%

135%

85%

阳江

100%

27%

116%

105%

东莞

94%

34%

96%

61%

中山

89%

22%

112%

75%

广州

98%

17%

60%

85%

清远

94%

17%

31%

25%

佛山

57%

17%

97%

53%

云浮

111%

12%

144%

97%

韶关

84%

10%

78%

78%

河源*

128%

9%

175%

88%

梅州

117%

5%

171%

71%

江门

82%

4%

96%

56%

潮州

84%

-2%

91%

75%

肇庆

90%

-3%

19%

95%

汕头

67%

-9%

89%

73%

茂名

116%

-10%

133%

77%

湛江

78%

-20%

71%

84%

揭阳

109%

-21%

90%

101%

汕尾*

128%

-29%

76%

广东

119%

6.7%

130%

75%

全国

112%

-0.03%

93%

87%

数据来源于各地区统计局,其中河源人口幅度是2010~2015年,2016年小学生人口无法查询,汕尾2009、2010、2011财政数据均未公布。

从表格可以看出,广东的东西两翼出现了普遍增长乏力、人口流失的局面。比如在“小学生人数”方面,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。人口流失最厉害的城市分别是:汕尾、揭阳、湛江、茂名、汕头、肇庆、潮州。

把汕头、湛江设立为“省域副中心城市”,在资源上给予倾斜,有利于广东省的均衡发展。

如果仔细观察珠江口的发展态势,可以发现这个区域是个A字型,顶端是广州,两个“脚”分别是香港、深圳和珠海、澳门。很明显,珠江口东岸更发达,“香港—深圳—东莞—广州”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黄金轴线。

珠江口西边的珠、中、江增长态势也不错,但经济、资金、人口总量偏小,明显跟东岸不对称。把珠海设立为第三个“省域副中心”,有平衡珠江口两岸发展的含义。

另外,汕头、珠海跟深圳一样,都是经济特区。看看广东省汽车牌照排序,你就可以知道21个城市的“座次”了。前四个字母分别分别给了——广州(粤A)、深圳(粤B)、珠海(粤C)、汕头(粤D),至于佛山和东莞,则分别是E和S。

也就是说,国家当初给广东确立的三大经济特区,其重要性在规划中是必须延续的。

另外,汕头、珠海跟深圳一样,都是经济特区。看看广东省汽车牌照排序,你就可以知道21个城市的“座次”了。前四个字母分别分别给了——广州(粤A)、深圳(粤B)、珠海(粤C)、汕头(粤D),至于佛山和东莞,则分别是E和S。

也就是说,国家当初给广东确立的三大经济特区,其重要性在规划中是必须延续的。

这样看,湛江就显得非同寻常。事实上,在国家交通运输网络里,湛江地位也比较高。下面表格是“广东交通十三五规划”里的重大项目,里面多个项目涉及到湛江。

在《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(2017-2030年)》里,还提出了“一心两极双支点”的布局,这里的“一心”就是珠三角核心区;“两极”是以汕头为核心的“汕潮揭城市群”和以湛江为核心“湛茂都市区”;“双支点”是指汕尾、阳江。

其中“两极”的表述是:

东极以汕头为中心,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,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珠江口东岸各市的对接合作,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延伸区;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,围绕汕头港、高铁潮汕站、揭阳潮汕机场三大交通枢纽,建设高水平的临港经济区、高铁经济带和空港经济区,加快建设出省大通道,打通江西、福建等发展腹地,打造国家海洋产业集聚区、临港工业基地和世界潮人之都。

西极以湛江为中心,推进湛茂一体化发展,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珠江口西岸各市的对接合作,全面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;充分发挥湛江港作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作用,加快形成陆海双向交通大通道,积极拓展大西南腹地,打造临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、临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。

东极以汕头为中心,加快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,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珠江口东岸各市的对接合作,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,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延伸区;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作用,围绕汕头港、高铁潮汕站、揭阳潮汕机场三大交通枢纽,建设高水平的临港经济区、高铁经济带和空港经济区,加快建设出省大通道,打通江西、福建等发展腹地,打造国家海洋产业集聚区、临港工业基地和世界潮人之都。

西极以湛江为中心,推进湛茂一体化发展,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珠江口西岸各市的对接合作,全面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;充分发挥湛江港作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作用,加快形成陆海双向交通大通道,积极拓展大西南腹地,打造临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、临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。

结论:《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(2017-2030年)》对湛江、汕头、珠海构成了较大的利好,有利于提高三个城市的地位。而广东省之所以要这样做,主要是为了实现均衡发展。

估计很多人会问房子的情况。我的看法是:由于环珠三角地区人口流失的趋势仍然没有结束,所以在粤北、粤东、粤西投资购房要谨慎。从投资的角度,最好的城市还是深圳、广州、东莞、佛山、中山、江门、惠州以及香港。

湛江和汕头虽然获得了“副中心”的定位,但要扭转人口颓势,仍然要相当长的时间。

扩展阅读:

1950年,广州被提升为直辖市,广东省的省会设立在哪?

说起北上广深,大家没有不知道。这是我们国家4个一线城市,广州就是其中之一。广州一直被称为花都,大家都有春节买花的习惯。不过也许大家不知道,广州曾经做过4年多的直辖市。这是建国初期的事情,从1949年到1954年。但有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了,在广州作为直辖市期间,广东省的省会设立在哪里呢?

从历史上说,广州做了1000多年的广东省会。从当年的岭南道到广南东路,广州就是首府。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后,广州还是省会。不过在那个时期,广西和广东还是一家子。到了明朝,广东和广西分家,广州就成了广东一省的省会。由于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,广州成为了进出口贸易的中转地。从唐宋时期开始,广州就是走这个模式。

西方的客商把货物运到广州,由我们的商人负责销售。然后各自华夏的货物在广州装船,最后再运回西方世界。到了清朝,在那特殊的情况下,还形成了十三行的模式。清朝开放自己的国门以后,广州、厦门、上海等城市发展都很快。广州由一个传统的古城,摇身一变添加了很多近代元素。在近代历史上,广州也占了重要地位。辛亥革命起初并不是准备在武昌,而是打算在广州。

在抗战时期,广州起初是接纳各地捐赠物资的接纳地。可是随着日本军队的到来,这一通道被切断。在建国的初期,考虑到当时各方面的问题。1949年11月,广州被提升为直辖市。那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,既然广州成为了直辖市,那广东省的省会在哪呢?其实省会还在广州,广州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,在广东的地位无可替代。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地位,都是其他地市比不了的。

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问题,广东省的省会也留在广州。当时,直辖市机关和省会机关都在广州,而且距离不远。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陕西的西安和湖北的武汉,这两个城市也是直辖市。到了1954年,随着各方面局势已经基本稳定,重新整理区域成了重要问题。就这样,广州、西安、武汉、南京等城市都被取消了直辖市地位,它们都又成了省会城市。

目前,广东的省会还是广州。与中部地区的省份不同,沿海地区各地市的经济普遍都比较好。因此,即使省会发生变化,其他地市也具备支撑作为省会的必要条件。比如江苏的南京、无锡、苏州,这是三核心的城市的模式。在中部各省份则都是省会单核心,因此,中部各省的省会很难出现变迁。一个省会是否会移动,就看其他地市能否支撑起省会各方面的职能。

来源:刘晓博

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,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

来源:刘晓博

感谢原文作者及发布媒体为此文付出的辛劳,如有版权或其他方面的问题,请与我们联系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微信编辑:一米阳光

关键词:潮汕站在哪里